火焰光度计是一种利用火焰激发元素发射特定波长光,通过测量光强度来分析物质中元素含量的仪器,其基本工作原理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核心步骤:
一、样品引入与雾化
1、待检测的样品(通常为溶液状态)通过进样系统被引入仪器,经雾化器转化为细微的气溶胶(雾滴)。
2、气溶胶与燃气(如丙烷、乙炔)和助燃气(如空气、氧气)混合后进入火焰燃烧器。
二、火焰激发
1、混合后的气溶胶在高温火焰(通常温度为1800~2500℃)中被蒸发、干燥,进而解离为气态原子。
2、部分气态原子吸收火焰能量,使核外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。
三、特征光发射
1、激发态电子不稳定,会在极短时间内跃迁回基态,释放出特定能量的光子,形成特征发射光谱。
2、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不同,跃迁释放的能量特定,因此发射光的波长固定(如钠发射589nm黄色光,钾发射767nm红色光)。
四、分光与检测
1、发射光通过单色器(如滤光片或光栅)进行分光,筛选出目标元素对应的特征波长光,排除其他杂光干扰。
2、经分光后的特征光被光电检测器(如光电管、光电倍增管)接收,转化为电信号,信号强度与样品中该元素的含量成正比。
五、核心逻辑
通过测量元素在火焰中激发后发射的特征光强度,实现对样品中该元素含量的定量分析,广泛应用于钠、钾、钙、锂等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检测。